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八大机构火速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 释放哪些信号?

秘密情人 2024/7/17 12:22:50 1333 0


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简称《公报》)正式发布。
根据《公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
7月18日晚间,来自证券、银行领域的首席经济学家第一时间对《公报》进行解读,多家保险公司董事长也深入学习并发声。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及时间表
《公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及时间表。
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到2029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公报》凸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分析称,全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会议明确,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我们的理解是,对于国企和国有资本,要做强做优做大,把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同时,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荀玉根表示。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两方面优势: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势,涉及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要素市场、公平竞争、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多领域改革;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未来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家战略规划体系是主要看点。
“全会提出,‘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前我国再度站在关键时期,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新形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表示。
高瑞东称,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全方位、全过程、宽领域、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全会指出的改革思路,“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大的经营自由度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谈道,会议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与二十大报告中所提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比,没有再提“政府”两个字。取而代之的是说政府的职责,比如“管得住”“弥补市场失灵”,市场机制的地位得到了空前加强。
“更好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意味着将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更大的经营自由度,进一步拓展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刘晓曙称。
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员李枭剑表示,全会召开后经济领域的改革有望加速推进。全会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做了一系列部署,例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举措均与宏观经济领域相关。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后续我国财税、金融领域的改革有望更进一步,为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铺平道路。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全会强调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当前以新能源、AI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浪潮正在重塑产业结构与商业生态,充分发挥人才红利优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经济始终保持活力的重要途径,而人才的涌现需要依靠教育的改革和有效激发社会活力,这些因素全会都全面纳入了改革的考虑范畴。
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分析称,《公报》释放的一大重要信号,在于宏观政策的系统化转变。从之前更多强调财税体制,到现在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这说明往后将更加注重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统筹。譬如央地之间的财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仅涉及到央地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还要与央地之间债务的分配、地方隐性债务的处理相结合,可以说财税体制不单单是财政的改革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荀玉根表示,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的重要性。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会议强调“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主要涉及“财税”“金融”“区域”等体制改革。
“我们认为,财税改革或聚焦央、地再平衡,其中,消费税改革、央地事权划分等或是重点方向。”荀玉根称。
“在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方面,会议强调了宏观政策的落实、扩内需、新质生产力、民生等重要内容。现阶段,内需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复苏的重要因素,扩内需可以从完善民生、降低贫富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及预期等角度出发,并通过新质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予以推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也是本届全会的一大亮点。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明明谈道,全会就对外开放提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具体来看,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拓展中间品贸易、加强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等或是巩固外贸基本盘的关键。外商投资需继续深化相关机制改革,实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好外资。对外投资继续推动市场双向开放,满足境内和境外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同时兼顾制度型开放,引入国际市场上先进的监管标准和实践经验,提升我国金融监管效能,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开放。此外,“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将逐步落地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有望加速提质。
荀玉根则谈道,全会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为了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会议强调的“制度型开放”“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共建‘一带一路’”或是接下来改革的重点方向。
刘晓曙表示,国内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与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对外开放能够扩大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国际空间规模,进一步提升经济要素的流动性与灵活性,促进超大规模市场潜能的发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助于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安全”成高频词
在《公报》中,“安全”一词出现了16次,成为仅次于“改革”“经济”“民生/人民”的高频词。全会指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并且特别提到“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陶川认为,本届全会的科技与安全“含量”更高。在系统部署上,本次《公报》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入了“新质生产力”与“全面创新体制”。在面临当下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发展的首要,而这又需要“教育-科研-人才”体系,以及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的支撑。
明明解读称,国家安全是重要基础。除了国防、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安全之外,金融领域需要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在房地产方面,地产板块有所企稳,但仍应关注后续数据端能否持续回暖。下阶段仍将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地方债务化解在一揽子化债政策出台后也取得明显成效。后续的重点工作应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
明明还表示,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改革化险仍将持续推进,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推动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开展债务重组、置换化解风险。同时,中小金融机构要聚焦主责主业,实现稳健经营,立足当地做精做细,不断提升长期健康经营发展能力。
保险业董事长积极发声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在内的保险业董事长也深入学习并积极发声。
中国人保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廷科表示,人保集团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是迅速在系统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坚决把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位。二是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围绕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领域,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切实增强金融央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意识和主动自觉,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树立更加强烈紧迫的改革意识。
中国太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傅帆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平安将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勇当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